?
1949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以軍委三局主要骨干組成的軍委會電信總局,軍委三局局長王諍兼任電信總局局長,軍委三局的三位副局長李強、王子綱、劉寅和原華北軍區電信處處長鐘夫翔等擔任副局長。5月30日,電...
10月9日上午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110年前,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發動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讓海內外中華兒女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
新中國成立前,郊區只有通州使用著日偽政府安裝的300門自動電話,其他區縣全部是人工電話,而且容量極少。剛解放時,各縣電話設施要么毀于戰火,要么被反動當局撤離時破壞,更是少得可憐。
2020年11月,享年98歲的美聯社記者西蒙·托平逝世,美聯社的訃告新聞披露了當年南京城內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發布南京解放消息首個電報的誕生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我一個92歲高齡的通信老兵,從抗美援朝至今親身經歷了我國移動通信產業的發展壯大整個過程。但是從1921-1949建國前的28年革命戰爭年代,這方面我是了解不多的,曾經聽到“半部電臺”起家的說法,感到好奇,為了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信業在放眼全局搞好發展和服務工作的同時,不斷通過深化改革,激發企業和市場的生機與活力。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立足行業特點和中國國情,樹立系統的改革觀,處理好局部與全局、條條與塊塊...
在中國電信博物館的二層,一張堪比“大眼睛”的照片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照片里,一個孩子扒在墻頭,努力看著外面的世界。中國電信在照片上寫下了莊嚴承諾:“匯聚八方力量許她茁壯成長”。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獲知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的主角李俠的人物原型李白烈士1943年至1945年曾在江西上饒鉛山居住、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信息通信業走過一條艱辛而又精彩的技術創新之路。經過學習借鑒、消化吸收、自主創新等,我國信息通信業科技實力顯著增強,關鍵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世界級的制造企業不斷涌現,核心專利申請量逐...
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以來,信息通信業的變遷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國從通信業一窮二白起步到發展成信息通信大國,映照出堅持自主創新引領,從1G空白到5G領跑的跨越,映照出服務人民、惠及百姓的初心堅守,更映照...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中國通信人以前瞻的眼光、創新的觀念,制定出了跨越時代的中國現代化通信骨干網的宏偉架構,以雄渾的膽魄、頑強的意志,在中華大地上展開了一場氣貫山河的八縱八橫大決戰。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被外商稱為“幾乎沒有電話的國家”,到2002年,我國一躍成為世界上電話最多的國家。中國通信業“三步并作一步走”,采用新技術,全面上程控,實現了高起點、跨越式的發展和質的飛躍,成就了一...
紅軍在第一次反“圍剿”之前沒有無線電通信裝備,紅軍作戰大多是依靠徒步或騎馬送信及少量的有線電話來指揮。
6月16日,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的最后一臺用戶電報(電傳)T203型交換設備在武勝電信大樓14樓機房“退出”網絡。此舉標志著在城市數字化全面升級轉型,建設“三千兆之城”的過程中,上海市的用戶電報(電傳)服務完成...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這一天,也是上海電信業浴火重生的日子。在上海解放紀念日來臨之際,本刊特約紅色通信史專家武鎖寧實地調研采訪,為本版撰寫了這組文章,全方位地再現上海解放前后,紅色通信戰線的一批...
魏中竑是國內第一批網民,1995年就開始了自己的互聯網生活。這時,中國互聯網史上第一家商業公司瀛海威,還沒有豎起那塊著名的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
在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特殊的時代見證者。它既是千里眼,也是順風耳,在一次次對敵戰役中“料敵于先”“屢建奇功”,被毛主席稱為“克敵制勝的大法寶”。
舊中國電信網絡支離破碎,電信設備研制能力也是一張白紙。新中國成立后,郵電通信戰線的員工發揚紅色通信艱苦奮斗、服務大局、執著創新的光榮傳統,堅韌不拔、篳路藍縷,克服重重困難,在山高路險、地域遼闊的九...
“人民郵電”不僅是毛主席給《人民郵電》報題寫的報頭,更是毛主席為全國通信行業指明的宗旨和方向。
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高高飄揚。紅色通信圓滿完成了人民解放事業“魯班石”的歷史使命,開啟了建設新中國通信事業的新征程。
到了哈達鋪,毛澤東在《七律·長征》中深情地寫下:“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逼谂卧缛諏崿F三軍會合。然而,由于張國燾分裂主義的阻撓,從黨中央和紅一、三軍團穿越岷山進駐哈達鋪,到一、二、四方面...
在軍委三局通信系統強有力的保障下,紅色廣播——新華之聲不間斷地播音,電波像劃破夜空的一盞明燈,照亮民心、溫暖民情,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0年,《永不消逝的電波》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播出,又一次引起了國民的集體回憶。劇中主人公李俠就是以李白為原型創作的。實際上,李俠的形象不只來源于李白一個人,而是無數個知名和不知名的地下通信工作者...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但是,建黨初期,黨的組織工作缺乏經驗,非常薄弱,交通通信工作起步遲,留下了一段通信弱、起步難的歷史。
特區成立40周年,珠海電信一直緊跟特區建設發展的步伐,在幾代電信人的努力下,從電報到電話,從電路交換機到分組交換,從語音到5G+互聯網……從最初的幾部“手搖”電話機到如今150萬用戶,珠海電信40年來取得了...
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中央軍委三局是黨中央、中央軍委負責保障全軍通信聯絡的領導機關。新中國成立后,軍委三局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組建政務院郵電管理部門,為新中國的電信、郵政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上下圖...
800電話或者免費電話、TollFree是一個特別電話號碼,其電話費用由受話方支付而不是撥號方。800免費電話一般的應用在于:技術支援的電話;用作銷售宣傳和聯系客戶的免費電話;在某些產品/服務上為了提高客戶滿意度...
民國24年( 1935 年)初,中央紅軍長征到達貴州,蔣介石“為謀軍訊靈通”,令趕架巴縣(重慶)至成都和巴縣至貴陽長途話線,沿線地方政府負責木桿籌集分屯,軍政部籌供線料,交通部派員各組建 6 個工程隊,分段同...
時至2020年,我們回頭看網絡電話這么多年的發展歷程,2008年國內網絡電話真正意義的誕生,那時還是功能機為主,智能手機塞班系統初露矛頭,受制于網絡及系統影響,網絡電話到2011年基本沒有什么起色,2011年下半...
以中國電信為代表的信息通信業傳承紅色基因,扛起了民族通信振興之重任,鑄就了國家通信之“脊梁”,用自身的持續改革發展,推動了信息通信業的變革與繁榮,描繪了一幅維系國脈、用心服務、昂揚奮進、信息為民的...
1931年黨中央決定調我和伍云甫、涂作潮三人去江西中央蘇區從事無線電工作。到蘇區后,交通站派人把我們送到瑞金紅軍的一個團部,再從瑞金轉到寧都清塘紅軍總司令部。我們見到了毛澤東、朱德等領導同志。
1922年我小學畢業后,考入長沙城里的長郡中學,我漫長的革命生涯就是從這里起步的。1924年11月,共產主義青年團在我校建立支部時,我便加入共青團;1925年3月,中國共產黨在我校建立支部時,我又加入了共產黨。19...
目前,大家公認的電話發明人是貝爾,他是在1876年2月14日在美國專利局申請電話專利權的。其實,就在他提出申請兩小時之后,一個名叫E·格雷的人也申請了電話專利權。
中國的文字歷史悠久,詞匯豐富,但變化也多,以致在日常應用方面時常會遇到一些難字和不易辯認的怪字。在拍發電報過程中,遇這種情況,電碼本中又查找不到,那就用作字的方法來解決。直到解放初,我國一直沿用四...
國際電信聯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是聯合國負責信息通信技術(ICT)事務的專門機構。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為了順利實現國際電報通信,1865年5月17日,法、德、俄、意、奧等20個歐...
電報曾是郵電部門紅紅火火的支柱業務;裝一部程控電話得托熟人,等候十天半個多月;手機笨重得像塊大磚頭……說起這30年的通信方式變遷,在東陽郵政部門上班的陳燈月感慨萬千。他說,30年,在歷史長河中如一瞬般...
1957年12月,我國第一條微波電路(24路)引進設備,自行設計安裝,在北京至河北保定間建成。隨后,北京至各省份相繼開通北京—天津、北京—太原—西安、北京—武漢—廣州、北京—上?!贾?、北京—沈陽—哈爾濱...
世界上最早的民用移動通信電話是由摩托羅拉公司發明的。在1968年的消費電子展(CES)上,最吸引眼球的是它推出的第一代商用移動電話的原型,當時一部這樣的電話售價2000美元,重達9公斤。幾年后,當它開始在市面上...
1820年,奧斯特發表了著名的奧斯特實驗成果,第一次揭示了電流能夠產生磁的物理現象。在此基礎上,于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到了1873年,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并描述了電磁波的一些基本性能。1888年,赫...
“3年前,有些精明的外國商人發現一個秘密,中國電話最通暢、最迅捷的城市,不是北京、上海,也不是特區深圳,而是省會中不起眼的福州……”這段文字出自1986年1月20日香港《明報》上一篇題為《項南治聾》的報道...
據外媒報道,從專線電話到合用線路,從第一封電子郵件到撥號上網再到超高速寬帶、4G移動網絡以及智能手機,本文盤點了英國通信技術的發展重要時刻。
而今,更為精細、靈活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激光導航移動機器人,逐漸滿足了大規模工業化應用的高級需求和智能工廠智能化應用的智能需求,成為智能工廠物流運輸設備的首選。
車床機械手是機械手、工業機器人的一種,車床機械手是在數控車床出現多年后才出現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從生產現場到日常生活,機器人已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第一代工業機器人、第二代帶有"感覺"的機器人...
從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四年間,也是中央軍委三局大發展的時期,三局為保障重慶談判、中共中央轉戰陜北以及各次重大戰役、戰斗和解放全中國通信聯絡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6年6月26日,...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這雄偉的聲音通過無線電波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這一刻也成為了歷史性的一幕...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改變世界,科技改變歷史,對今天的人們來說已不再是口號。通過小山村的通信變遷,我們可以真實地感受到我國科技事業的進步,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58年11月20日,是我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天,那年我17歲。讓我沒想到的是,當一名電報投遞員竟是那么艱難辛苦。
作為通信行業的一名“老兵”,我對信息化發展給社會帶來的發展、進步與變遷尤為敏感,體會最深。那些并不如煙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
在北京著名風景區香山公園內,有一處神秘的小院,原名麗矚樓,是清代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機關進駐香山后,此處被命名為中共中央專用電話局。專用電話局所在的位置離毛主席駐地雙清別墅步...
紅軍無線電總隊舊址展示的文字和陳列的實物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段歷史:1930年11月5日,紅軍全力抗擊國民黨對江西中央蘇區進行的第一次“圍剿”,在龍岡地區的戰斗中,紅軍俘獲了包括吳人鑒在內的10名電臺人員。此...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隆重舉行。通信兵承擔著開國大典的通信保障任務,他們在臺前幕后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北京電信局在中央軍委三局的領導下承擔了相關的通信服務任務。
第一個移動無線電話機最初發明于1946年,不過在變成我們現在手上的那個小玩意兒之前,它還有一段被人遺忘的歷史。最初的無線移動電話系統從1921年初就存在了,那時它們主要被安裝在船載電臺和一些警車上使用。194...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ecca刊文,回顧了手機設計的發展歷史。翻蓋、滑蓋和觸摸屏是手機設計史上最主要的創新,而近年來智能手機的競爭則專注于屏幕尺寸和系統功能。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是通信業務推陳出新、通信方式不斷變遷的70年;是通信技術迎頭趕超、通信能力持續提升的70年。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這是移動通信蓬勃發展時期。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制成功移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根據移動通信的發展史,其發展歷程和發展方向,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
當時擔任裝配制造和較大檢修任務的是軍委三局領導下的一個通信器材廠。這個廠是1938年以后白手起家建立起來的。最初廠內沒有任何設備,完全用手工操作,只能從事一般檢修和部分簡單零件的制配工作。后來通過各方...
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于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陜甘寧邊區以后,隨黨中央軍委的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三軍團等單位(一、三軍團統稱為陜甘寧支隊),帶過來十幾部電臺。邊區根據地便以這些電臺為基礎,開始...
上世紀70年代,我有幸成為一名話務員。那時,陜西寶雞市只有2000門交換機,也就是說,全市包括各大機關、廠礦在內,市話用戶不到2000戶。
一百多年前臺灣與福建之間曾經架設過中國第一條海底電纜線,在中國電信史上具有特殊意義,也表明當時海峽兩岸聯系之密切。
1987年底,國家“七五”重點工程— 北京國際電信中心正式開通,內設國際程控電話交換機、國際用戶電報交換機和微波通信設備,連接長話大樓和三個國際衛星通信地球站,是我國國際通信樞紐和出入口局之一。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秘密訪華前夕,中國租用美國WUI一2衛星通信地球站設備,安裝在首都機場,開通北京至美國專線47 條。1973年以來相繼建成國際衛星通信兩站后,北京62.8%的國際電路使用了衛星通信,加快了我國...
“人類無線電之父”馬可尼偕夫人于1933年在環球旅行中來到上海。在滬逗留的12月7日到12月12日期間,滬上中外各方先前已紛紛發出邀請,馬可尼不是要出席學術報告會,就是要參加招待會或者宴會。他盡管忙得不可開交...
1949年1月31日,北平市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電信部門,搶通近郊被破壞的通信線路,修復無線電發信臺和國際無線電收信臺,為黨中央機關臨時辦公的西郊香山別墅開通了香山臨時專用電話局。毛主席及其他中央...
由于外商對電信主權的入侵日益嚴重,1903年北京電信請求自行籌辦市話并興辦京津長途電話。9月,袁世凱呈準試辦電話,收買德軍京保電報線架設市內電話線路,將軍營小交換機移設到東單二條胡同,辦成北京第一所官辦...
2015年,中國電信聯手中國聯通共同倡導雙卡六模全網通手機,該標準要求,“終端同時支持現有三家運營商的六種網絡制式,包括FDD LTE、TDD LTE、WCDMA、TDSCDMA、CDMA和GSM”,可支持全球運營商網絡22個頻率。全網...
北京電信創始于清末,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民國時期,北京電信屢遭破壞,舉步維艱。新中國成立后,北京電信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第八個五年計劃時期(1991一1995年),廣東郵電通信事業進入了起飛階段,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廣東郵電不斷更新觀念,積極開拓進取,提出“規模經營,適度超前”,使廣東通信既符合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又...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廣東郵電企業積極貫徹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利用特殊政策,采取靈活措施,加快郵電建設步伐,以五市一島(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湛江和海南島)及珠江三角洲為重點,先南后北...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廣東郵政管理局”改稱“廣東人民郵政管理局”。當時全省自辦局所僅225 處,郵路總長度31855公里,郵運設備僅有14輛汽車、6輛摩托車和145輛自行車。全省電報電路僅37路,長話電路53路,...
近代廣東電信機構管理分散,隨著局勢變化,名稱和隸屬關系也多有變更。創辦初期廣東官電局轄廣東、廣西兩省,以后廣西分開。1943年,廣東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同屬第二區電信管理局管轄;抗日戰爭勝利后,廣...
在人工智能的時代,AI成為追逐的熱點技術,并逐漸應用到各個行業領域之中,你們了解AI嗎?醫療爭端、化學合成、罪犯識別、自動駕駛等應用領域,AI的威力日趨擴大。目前哪些是AI做不到的,未來哪些事又是AI可能做...
廣東省電信業始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是年清政府架設滬浙閩粵電報線路,經汕頭、海豐、惠州至廣州,在廣州設立廣東省第一個電報局,歸天津電報總局領導,使用人工莫爾斯機通報。同年,由廣州架線至香港,作為滬...
近代郵政技術設備十分簡陋。郵件收集主要依靠步行,1947年廣州郵政開始用兩輛機動二輪車收集市區各處信箱信筒郵件,并開辦兩部汽車行動郵局。郵件運輸初期靠人力、船只,1905年開始利用鐵路運送郵件,1919年利用...
清后期,西方列強不斷入侵中國,攫取中國郵政大權。1834年英國商務監督律勞卑強行在其廣州駐所開設英國郵局,這是外國人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個“客郵”。1840年鴉片戰爭后,英國又在香港開設郵局,其他列強紛紛效仿...
廣東北枕五嶺,南臨大海,緊鄰香港、澳門,省內山脈蜿蜒,河流縱橫,自古有舟楫之利。秦漢以來,即有郵驛通信,以后歷代逐步發展。清末及民國時期,近代郵政、電信在廣東開辦較早,并打下一定基礎。
2018年,適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國當代通信事業飛速發展的40年。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一次又一次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我們透過電信檔案中那些精彩的歷史瞬間,去感受移動通信歷史的變遷。
NTT總裁綱谷在考慮賦予電話卡文化韻味時,是以郵票作為藍本的。隨著電話卡收藏熱不斷升溫并趨于炙熱化后,他發現這股熱浪已經開始降溫了。
就在電話磁卡在日本炙手可熱時,很有超前意識的綱谷已經開始居安思危了。眾所周知,暢銷商品一般都有一個“青春期”,最長不超過4—5年。如果電話磁卡的發行量達到一定程度,市場趨于飽和,那么它的銷售勢頭就會...
20世紀60年代至70 年代間,日本的電話業務迅猛發展。各大小城市,甚至鄉村的街道、公路兩旁和各種公眾場所都紛紛設置了電話亭或電話間,人們只要投入一定的硬幣,即可撥通市內外乃至全球各主要城市的電話。這為日...
企業管理。服務機制逐步完善,企業改革持續深化。從“窗口規范服務”、“現場管理規范”到“創星級服務”,全省郵電服務機制逐步完善,已創一星級服務窗口176個,二星級服務窗口17個,占五大窗口總數的1/6。全省...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山西郵電進入了開拓前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山西郵電部門以“三個依靠”、“四個一起上”、“十六字方針”為工作指針,加快發展步伐,在改革的道路上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為振...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接管了縣以下的地方電信,整頓了區、鄉郵政代辦所,有計劃地進行了通信網路的擴建和改造。1957年,太原電信綜合大樓建成投產,實現了省城市內電話自動化,省內的電信設施、電信網路發生了歷...
山西最早的電信線路,是清末建造陜甘兩省電信線路之際添設的。光緒十六年(1890年)添設了由保定經獲鹿通太原、平遙、侯馬達西安的電信線路。同年五月,太原、平遙、侯馬電報局相繼成立。
山西省簡稱晉,位于華北地區太行山以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古代堯、舜、禹建都之地,為歷代北疆要沖,全國著名的煤鐵之鄉,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郵電歷史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歷經古代郵驛、近代郵電、當...
北京電視臺欄目《身邊》在2008年5月的一期節目,曾探訪到了北京最早的一批電話號碼。欄目組找到了清宣統三年也就是1911年的一本電話號碼簿,上面記載了最早的北京電話號碼,只有一位數。號碼“1”到“6”是電話局...
1962年11月成立區線務總站,下設地區線務站和線務段,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廣西線路最為完整的三級管理體制,在統一落實各項制度,著力整治線路、改善職工工作環境和住房條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放初期的長途電信線路維護,由各地電信局(郵電局)中心站管轄,互不統屬。當時的維護實行分段派人駐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盡管還有很多制度尚待建立與健全,但廣大線務人員仍能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盡職盡...
廣西的光纜建設起步雖晚,但發展速度很快。1987年12月我局派人去湖南參觀“荊漢沙”光纜時,各地已經掀起光纜建設熱,廣西到1991年卻還是一片空白,打長途電話難的矛盾已相當突出,明線不堪負載。為了解決傳輸不...
1964年8月5日,美國派飛機轟炸河內,威脅我國邊境安全。廣西郵電管理局迅速成立“山建辦公室”,統管全區戰備通信建設。我于8月10日奉電話通知到區線務總站報到,交給我的任務是負責組隊突擊建設長途戰備通信線路...
1998年12月11日,是廣西自治區成立40周年紀念日。新中國成立后,廣西的長途電信線路建設,經過三年恢復建成以首府南寧為中心的通信網之后,在60年代的戰備通信建設中又有一個發展高潮,然后跳過通信電纜建設階段...
1865年,英國在華私自架設了一條21公里長的電報線,電報通信由此傳入我國。話說此時的電報還是由電線連接的,到了1893年,尼古拉·特斯拉在美國首次公開展示無線電通信后,這種令人驚奇無比的新技術從此走入人們...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寧夏郵電進入全面、快速、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寧夏郵電部門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加快通信發展。堅持國家、地方、集體、個人一齊上的方針,多渠道、多層次籌集資金,...
1949年9月23日寧夏和平解放,銀川市軍管會分別接管了郵局、電信局及寧夏省電話局。廣大職工立即搶修線路,恢復全省通信,并進行機構和業務調整。11月成立“寧夏人民電信局”和“銀川市人民郵局”,接辦報刊發行工...
1904年,在西安至蘭州馬班郵路上,隆德設立了寧夏境內第一個郵寄代辦分局。1906年,寧夏府(今銀川市)設郵政分局,固原、寧靈廳(今金積)、寧安堡(今中寧)各設代辦分局,辟寧夏至甘肅平涼步班郵路連結西安和...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于祖國西北部,是回、漢、滿等多民族聚居區,其中回族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南部為黃土高原,黃河流經西北部,銀川平原得黃河灌溉之利,稻香魚肥,田園如畫,有“塞上江南”美稱。自古以來,寧夏...
澳門郵電局從1884年3月1日正式成立以來,除了為公眾提供傳統的郵政服務外,在不同年代中,承擔了其他的職責以及提供不同的服務。郵政服務和儲金服務直至現在依然是郵政局的主導業務,而其它諸如電訊服務經營者、...
1986年6月1日,中國贈送日本的大熊貓歡歡喜添幼子,日本人民尤其是廣大兒童欣喜若狂。而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與動物園合作,將大熊貓幼子出生后的叫聲錄制成錄音帶,向用戶提供收聽服務。
從前,美國阿拉斯加錫特卡城一帶,居住著許多愛斯基摩人,他們不認識阿拉伯數字。該市電話公司便為他們設計了一種特殊的電話機,撥號盤上用象牙雕成的動物代替數字,使這些愛斯基摩人用上了電話。
20世紀40年代以來,人們就夢想能擁有一個世界性的信息庫。在這個信息庫中,信息不僅能被全球的人們存取,而且能輕松地鏈接到其他地方的信息,使用戶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重要的信息。
四川郵電通信事業的起飛,離不開精神文明建設帶來的巨大的能動作用。1986年初,四川省召開第20次郵電工作會議,部署當年工作及“七五”規劃目標時,省局黨組同時提出了“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
“七五”期間,全省提前實現通信能力翻番的規劃目標。到1990年底,郵電業務總量達到3.52 億元,業務收入達到5.76億元,分別較1985年增長133 .2%、186.6%;5年中,新增郵電局所523處,局所總數達到6707處,較1985...
《魏書》記載:公元548年,梁朝都城被侯景包圍,內外斷絕,有一小兒出主意用風箏傳遞消息。太子蕭綱作長繩,把風箏系于繩端,書信捆在風箏背上。又在風箏上寫道:“若有得鵄送援軍者賞銀百兩?!蔽鞅憋L起時,蕭綱...
中國古代的唐朝與宋朝,為了加強軍事上的防守,發明了兩種利用聲波監測敵軍動靜的設備。
粉碎“四人幫”,尤其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郵電事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時期。面對國民經濟高速增長,通信需求量日大的新形勢,省郵電管理局根據四川人口多、底子薄、經濟發展滯后的實際,作出了“抓綜合...
1949年底,四川大部分地區相繼解放。人民解放軍各地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當地郵政、電信部門后,把恢復通信、搶修被毀壞的通信設施作為首要任務。至1950年2月,四川境內阻斷的三條自辦汽車干線郵路(成渝、川陜、渝...
1932年冬,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由鄂豫皖蘇區進人四川,開辟川陜革命根據地。次年2月,川陜省蘇維埃政府成立,隨即建設省蘇維埃首府(設于通江縣,后遷巴中、旺蒼)至蘇區各縣、市的郵政、電信通信網。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秋,清政府采用官督商辦辦法架通由漢口經宜昌、夔州(今奉節)至重慶、成都的川鄂電報線路,沿線設電報局及報房。接著,從成都架線至滬州,溝通貴州、云南架往四川的電報官線。四川電信通信自...
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將近代通信方式作為侵略中國的工具強行輸人我國。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煙臺條約續增專條》,增開重慶為商埠,翌年開設重慶海關,在關內設寄信局,對外稱“重...
蜀道設郵,有正式記載的歷史起于西漢。據《華陽國志·蜀志》所載:“蜀自漢興至乎哀、平,......璽市交馳于斜谷之南,正帛戔戔乎梁益之鄉?!蔽涞蹠r,司馬相如奉命通西夷,“馳四乘之傳”。這些記載說明,西漢時期...
隨著郵電業務的迅速發展,經濟效益明顯提高,(1987一1959年)連續3年獲得全國郵電部門承包經營責任制考核第一名?!傲濉睍r期,郵電計費業務量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11.2%,“七五”時期提高到28.7%,大大高于國民經...
1976年以后,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福建郵電部門在郵電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通過撥亂反正,落實政策,整頓企業,把郵電工作重點轉到以通信為中心上來。
1949年8月,福州軍管會接管了福建郵政管理局和福州電信局,使郵電通信回到人民手中。從此,揭開了福建郵電通信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發展,人們傳遞郵件的方式越來越便捷。早年的紙質信件,現在大部分已被更加方便快捷的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所替代。那么世界上最早的傳遞紙質郵件的信箱是在哪里呢?
在當今社會,許多人都非常熟悉特種電話業務,它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傮w上說,這類電話有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天氣“121”、查號“114”、障礙“112”等,除此而外,還有...
1929年紅四軍進入福建創立革命根據地,第二年成立閩西蘇維埃政府,組建人民郵政,在龍巖設立閩西交通總局,縣設交通局,辦理郵政業務,發行赤色郵花,開辟郵路,組織機要交通線。
清同治十三年六月(1874年7月),丹麥大北電報公司擅設福州泛船浦——馬尾羅星塔電報水線,光緒二年(1876年)清政府與大北公司訂立合同,由福建通商局出資買歸官辦,這是福建省第一條省營電報線路,也是全省第一條電...
1840年鴉片戰爭后,英國在福州、廈門設立“客郵”——“香港郵政分局”。1884年,日、法、德以利益均沾和僑民通信為由,紛紛效尤?!翱袜]”不僅侵犯了中國的通信主權,還走私鴉片、嗎啡等毒品進入中國,毒害中國...
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與臺灣省隔臺灣海峽相望。全省地貌以丘陵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F有人口3100多萬(編者注:時1996年),旅外華僑800 多萬人,是全國聞名的僑鄉之一。福建郵電隨著歷史的興衰...
我是1933年參加革命,長征時16歲,先在紅四方面軍無線電訓練班學習無線電,后調做機要譯電工作,曾在9軍、31軍、總部任機要員。一、四方面軍匯合后,在中央軍委總參一局二科仍是做機要譯電員工作。
1931年,我才14歲,報名當了紅軍,分配到中央警衛營。我們營駐扎在高圍腦(現在云石山),這可是保衛中央機關的部隊,可以經常見到毛主席,但是真正地與毛主席談話,而且在我記憶中一直珍藏著的一次談話就是這么一次。
長征時我在紅四方面軍。1935年3月參加了著名的嘉陵江戰役。這一戰之后,紅四軍擴軍到8萬人,并在懋功以北與一方面軍匯合,后放棄川陜蘇區,向西轉移。
1915年7月我出生在四川渠縣水口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3年6月紅軍來到了我們水口鄉,掀起革命高潮。7月秋收后紅軍要走了。消息一傳開,鄉親們一方面舍不得紅軍走,另一方面怕敵人又要來。紅軍走的那天,有的含著...
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曾說,沒有通信聯絡,就談不上軍事指揮。紅軍長征,是一次全局性、大規模、長距離的戰略轉移。在這樣特殊復雜的軍事行動中,紅軍的無線電通信對奪取長征勝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有中國工農紅軍也是我軍的第一部電臺,還收藏有當時專為電臺供電的手搖發電機。
我是江西興國人,自小參加紅軍,稱得上名副其實的“紅小鬼”,我參加了長征,并親耳聆聽了毛澤東同志講話。
1935年6月一、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時,我年僅13歲,被同志們喚為“小鬼”,6月26日在兩河口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之后,我們開始向川陜甘進軍。
1931年,我十三歲時在河南家鄉當兒童團長。第二年參加了紅軍。1934年10月隨紅二十五軍參加長征,是當時副軍長徐海東的勤務兵,一路上,一邊打仗,一邊照顧著首長的生活起居。
1934年10月,我17歲,當了紅軍。第2個月開始作通信員工作。通信員很辛苦,來回跑走傳送命令、口令、宿營、行軍時間等,全都靠腦子記,實在記不住就寫在手上,碰上敵人就擦掉。
1934年10月我從川陜南江無線電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紅四方面軍軍委2局從事技偵工作。第二年跟隨部隊長征。長征中的技偵工作很重要、很忙。我們三四十人每人一部收報機,除去行軍,就是工作,就連中午一個小時的休...
本系列連載文章選摘自《郵電文史》總第31期,由上世紀郵電系統內曾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同志,撰寫的對長征的回憶。在這些文字里,不僅有對艱苦戰斗歲月的記述,更有對后一代人的殷殷深情:發揚長征精神,把...
在美國,有一個人人皆知的太空電話號碼:900-410-6272。每當航天飛機發射時,美國人都爭先恐后地撥打這個電話號碼。太空電話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和電報電話公司迎合航天愛好者的好奇心聯合開辦的特別業務。航天飛機...
電話傳入中國時,稱為“德律風”(即英文telephone的諧音)。我國最早的電話業務是在光緒十七年(1881年)由上海英商瑞記洋行華洋德律風公司開辦的,隨后電話很快便在中國各通商口岸流行起來,電話機的需求量隨之增加。
艾斯勒本人對自己的發明滿懷信心,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堅信這項發明將會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應有的作用。為此,他繼續對印刷電路進行深入的研究,后來,他的發明受到了美國軍方的重視,印刷電路首先在...
現在,通信產品、計算機和其他幾乎全部的電子產品,都使用了印刷電路。印刷電路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為改變世界面貌的發明——集成電路的問世,創造了條件。
1946年1月,黨中央派駐香港負責南方工作的方方同志指示,將閩粵贛中心縣委和閩粵邊臨委合并成立了中共閩粵邊區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閩西南和梅州地區的工作。于是,這兩個單位的新聞電臺亦合并成立了閩粵邊區工委...
閩粵贛邊區,有著悠久的革命斗爭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民主革命時期,曾經是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戰略單位,是中央蘇維埃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1971年,基辛格肩負美國總統尼克松的“特殊使命”來到北京。7月11日,尼克松與基辛格橫跨東西半球打通了一次意義非凡的電話。
改革開放17年,浙江郵電事業發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變化。
1932年秋,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第四次“圍剿”,我工農紅軍第五軍團奉命從老蘇區出發,向江西南豐一帶進發。經過幾個晝夜的急行軍,一天傍晚,我們到達了南豐以北的一個村莊--長垣廟。這里群山起伏,危崖峭壁,...
1949年5月,杭州市軍管會接管了浙江郵政管理局和第二區電信管理局。從此,浙江的郵電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1881年,李鴻章主持建設了我國第一條公眾電報線路--津滬電報線后,1883年又興筑蘇浙閩粵電報干線(亦稱滬粵線)。5月16日,浙江最早的電報局--南潯電報分局開業。此后,該電報線路及支線途經的杭州、寧波、紹興、蘭...
鴉片戰爭后,西方郵政傳入中國。1844年,英國在寧波領事館內開設代辦郵局,嗣后,美、德、日、法等國又先后在溫州、杭州、寧波等地開設各種形式的“客郵”,侵犯中國的通信主權,擅自收寄華洋書信,開辟郵路,出...
浙江地處江南,山水俊秀,物產豐富,人才輩出。浙江的郵電通信,伴隨著歷史的興衰與發展,經歷了一段頗不平凡的奮斗歷程。
當時國家處于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經濟時期,資金不足,器材匱乏,工程技術人員奇缺,在這么短時間完成這么大的工程,困難重重。難怪當時剛到郵電部工作的一位蘇聯專家疑慮地說:這么短的時間,如能完成這么大的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革命的勝利,震撼了以美國為首的侵略勢力,它們千方百計地從政治、經濟、軍事上封鎖、破壞中國革命;而且美蘇間冷戰加劇。反映在通信領域,則是竊密與反竊密的斗爭更加激...
您的瀏覽器內核版本過低,無法正常顯示網站內容,建議使用IE9以上支持HTML5的瀏覽器瀏覽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