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充分展示無線電技術發展,有效推進無線電科普教育。10月28日,商丘無線電管理局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前往河南歸德無線電博物館參觀學習。
9月3日,“中國電信伊犁分公司黨性教育基地”掛牌暨檔案查閱線上預約服務啟動儀式在伊犁州檔案館舉行。伊犁州黨委副秘書長、黨委辦公廳主任曹健,中國電信伊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沈繼霞出席掛牌儀式致辭并為...
1956年第一季度,郵電部供應局上海器材廠(中國普天所屬企業上海普天的前身)研制出中國第一部55型電傳打字電報機,為國內首創產品。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公眾電報大多使用比較原始的莫爾斯人工電報機和韋斯登電報機...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南通電信陳列館新館于6月22日正式對外開館,攜社會公眾共同奔赴紅色歷史,致敬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9月17日下午,信息生活體驗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參觀群體——優撫老兵。通過參觀體驗館,嘉賓深入了解了中國電信的紅色發展史,切實體驗了電信適老化服務體系……
據有關史料顯示,我國早期電報設備曾廣泛使用摩爾斯電報機,對外進行通訊聯絡。為什么叫摩爾斯電報機呢?摩爾斯(1791年4月27日至1872年4月2日)是人名,全名為塞繆爾?摩爾斯(Samuel F.B.Morse),美國著名發明...
據悉,彌足珍貴的《電報書籍》一書存世僅有兩本。一本存放于丹麥國家檔案館,一本保存在中國電信集團旗下的上海電信博物館,該書由丹麥北歐亞洲研究所轉贈。位于上海市延安東路34號的上海電信博物館正是丹麥大北...
日前,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Verizon推出The Met Unframed,這是一種沉浸式虛擬藝術和游戲體驗服務,借助Verizon 5G超寬帶提供增強功能,其中包括十多個數字渲染畫廊和近50件藝術收藏品。定制設計的數字畫廊幾乎...
《抗戰與交通》雜志,該刊由交通部總務司編印,主要刊登戰時交通問題的研究文章。1938年3月15日創刊于漢口,半月刊,因戰爭原因,辦刊地址先后位于湘潭、桂林、重慶。前后發行時間為四年半,1942年12月???。下圖...
澳門通訊博物館依山傍水,坐落在馬交石山頂?;蛟S是毗鄰始建于19世紀50年代的馬交石炮臺的緣故,設計者將它打造成了堡壘模樣。它于2006年3月1日正式啟用,集中展示數百年來融會中西特色的澳門郵政及電訊發展史。...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在京舉行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信息通信行業)名錄發布活動,20個工業文化遺產項目入選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信息通信行業)名錄,中國電信云南分公司(簡稱云南電信)的交通部昆明國際無線...
自動電話交換由“機電”方式向“程控”方式演變,是20世紀電話通信的又一次重大變革。程控電話交換機就是電子計算機控制的電話交換機。程控數字交換機處理速度快,體積小、容量大,靈活性強,服務功能多,便于改...
縱橫制自動電話交換機的原理:縱橫接線器由一些縱棒、橫棒和電磁裝置構成,控制通過電磁裝置的電流可吸動相關的縱棒和橫棒動作,使得縱棒和橫棒在某個交叉點接觸,從而實現接線的工作?!翱v橫制”和“步進制”同...
在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郵政通信博物館內,游客可以了解在電腦問世之前人們如何進行通訊,以及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歷程。
云南電信博物館紅廟分館,于2018年9月21日舉行揭牌開館儀式。這里將作為展示云南省近代通信業發展歷程的科普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面對廣大公眾開放。
1931年,美商上海電話公司話務員首次用旋轉檔夾查閱電話號碼來回答用戶的問詢查號,勞動效率大為提高。
《四川電信史》卷帙浩繁,史料翔實,上限1886年,下限至2015年,全書分5篇14章70節,80余萬字,歷史圖片558幅。本書兼顧電信行業史和企業史,全面系統反映了四川電信事業130年的發展和變遷,以及四川電信做為行業...
電話交換技術的發展,歷經磁石交換、縱橫制、步進制、程控交換等歷史階段。程控交換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批引進使用,使我國電信業進入跨越式發展,一舉成為通信強國。
2018年9月26日,“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中國電信以“建設網絡強國 引領智能未來”為主題通過“改革開放40周年”、“建設網絡強國”、“發展智能產業”、“建設智慧社會”、“拓展智...
6月22日,中國電信湖南公司與湖南瀏陽市委市政府聯合在瀏陽市張坊鎮白石村李白烈士故居舉行“中國電信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同時舉行當地村支部與中國電信當地支局支部“黨建翼聯”結對共建的簽約及授牌授...
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我們向大家介紹四件中國電信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以此向各行各業的普通勞動者致敬。
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我們向大家介紹四件中國電信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以此向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們致敬。
NEC N830的制造廠商為NEC公司。上市時間是2004年。此手機是一款翻蓋手機,是首款正式在中國內地上市的百萬像素手機,顏色為太空銀。
西門子SL1088的制造廠商為西門子公司,上市時間是1999年。此手機是世界上第一款滑蓋手機,第一款彩屏(3色)手機,第一款帶指紋識別系統的手機。
諾基亞 7650是諾基亞推出的第一款塞班系統智能手機,第一款滑蓋手機以及第一款五維搖桿手機。網絡頻率為GSM900/1800,手機內置30萬像素攝像頭,顏色有科幻綠和金屬藍。它在國內的上市,也使其成為國內第一款帶攝...
生產于1994年,是第一批登陸中國大陸的GSM手機。當時廣東省的GSM網絡剛剛開通,GH337作為一款數字手機,無論是性能還是其它方面都較模擬手機好得多,可說是當時的時尚潮流。
開啟手機時代的首個終端DynaTAC 8000X出自摩托羅拉之手,它也就是我們后來俗稱的"大哥大"的鼻祖。DynaTAC 8000X的開發周期超過了10年,耗資更是高達1億美元。
2017年2月13日是第6個世界無線電日,秦皇島無線電科普長廊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該科普長廊由河北省秦皇島無線電管理局主辦。
2016年8月,由安徽省無線電監測站牽頭建設的安徽省無線電管理展室建成并投入使用。該展室項目從籌備到建成歷時兩年。
近年來,行業文博建設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工業與信息化各級主管部門積極創建文博展館(室、長廊)。
上圖為“小八一”軍用無線收發報機,中國電信博物館館藏。八一小型電臺,主要用于我軍團級單位的通信聯系,操作簡單,重量輕,攜帶方便,支持語音和莫爾斯電碼拍發兩種信號源。
澳門通訊博物館,位于澳門馬交石炮臺馬路七號,于20016年3月1日面向公眾開放。隸屬于澳門郵電局,是集文化、科學和技術的特性,具有實驗和互動特色的博物館。信念是“勇于嘗試,敢于發現”。
1988年6月7日上午,遼寧省丹東市市政綜合經營公司職工叢義同志在市郵電局院內施工時,挖出一枚“關東都督府郵便電信局”證章。1989年4月28日,遼寧省郵電管理局史志辦將這枚證章送交中國電信博物館(時為中國郵電...
1989年1月19日,河南省郵電管理局政治部副主任馬賽同志向中國電信博物館(時為中國郵電博物館)捐贈了一件抗日戰爭時期他從事地下交通工作時使用過的“公文包”。
河南省湯陰縣郵電局老局長朱憲章同志,在整理廢舊物品倉庫時發現了一部破舊的小交換機,便很細心地保存起來。最近,經解放戰爭時期的老電話兵曹艮吉同志親自認證,這部五門交換機,是1947年解放湯陰時,太行五軍...
近日,由安徽省無線電監測站牽頭建設的安徽省無線電管理展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解放戰爭時期,我華東軍區通訊局所轄華東軍區通訊學校為培訓通訊技術人員,于1947年編輯出版了一本《無線電學基礎教程》。1988年10月27日,沈靖同志將它捐贈給中國電信博物館。
柳州郵電博物館館舍位于市城中區羅池路東一巷20號,坐西向東,建筑外觀為歐式風格,磚木結構三層木板樓房,黃色墻體。該建筑建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6月8日,為柳州最早的電報局辦公場所所在地。
上圖為瓷隔電子元器件,中國電信博物館館藏。用于支撐和固定帶電線路,一般用陶瓷質地,絕緣以保證安全。
上海劉行國際電臺,于1930年建立,是中國當時除沈陽國際電臺外關內唯一的國際電信通信機構。這是該電臺奠基的紀念石碑。
圖為中國電信博物館收藏的一段1900年大北、大東電報公司修建的“滬一煙一沽水線”線頭。1988年4月27日,山東省煙臺市郵電局史志辦工作人員在煙臺山東北沿??疾鞎r發現
1990年2月1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集郵愛好者戴玉堂同志向中國電信博物館捐贈了一件新疆早期無線電報封底。這份電報是通過無線電臺從天津發至迪化(今烏魯木齊市)的。
英國科學博物館于10月24日推出英國第一個展示信息與通信技術的永久展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親王當天為該展館揭幕,25日起將向公眾開放。
1933年開始,我國設公用電話,在大城市中安裝投幣電話機。使用時投入專用硬幣,即可撥號通話,硬幣由電信局發行。
抗戰電影里“洋氣”的磁石電話交換機,90年代初人們熱捧的尋呼機,這些你都還記得嗎?民國時期的無線電話發話臺奠基紀念碑,標志著重慶電信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老照片,這些你見過嗎?在重慶電信博物館,這...
7月下旬,正值貴州省通信管理局建局15周年之際,貴州首個以全省通信發展歷史為主題的博覽室正式落成。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9月2日至6日,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在廣州花城匯北庭舉辦“銘記歷史、連接未來--抗戰時期通信設備展覽”。
抗戰期間上海電信人同仇敵愾,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抗爭歷程,經歷了抗戰爆發、際臺內遷;日寇霸占、殖民經營;救亡圖存、智斗頑敵;接收敵產、局臺恢復;電信業務、有所起色等歷史時期;上海電信博物館結合實物、圖...
參量放大器,為1972年美國尼克松總統訪華時上海衛星地面站使用,用于無線信號放大。中國電信博物館館藏。
3千瓦速調管,為1972年美國尼克松總統訪華時上海衛星地面站使用,中國電信博物館館藏。
1972年1月,在周總理批準同意下,我國從美國購買了天線直徑10米的移動式衛星通信地球站設備在上海安裝使用,完成了當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通信任務。隨后,為適應國際通信需要,我國決定在上海建立天線直徑30...
960路微波通信設備,1971年以后我國用新研制的晶體管設備,陸續建成京-滬-杭,漢口到西安,京-沈-哈960路微波線路。利用該設備,可開通電報、電話、報紙傳真、雙向傳送彩色電視節目和廣播節目等業務。
在意大利一個名叫薩沃納的小鎮上竟然有著一家蘋果產品博物館,其中收藏著超過一萬件蘋果產品,其中包括不少歷史悠久的古董電腦。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電腦狀況都非常棒,全部都能正常運行,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間...
1915年1月25日,AT&T完成了第一條橫貫美洲大陸的電話線,迎來跨越美國語音通信時代。這條電話線長度從東海岸到西海岸,長度超過3400英里。第一條橫貫大陸的電話線不僅是一個突破,也是美國豐富創新歷史上的一個重...
為了進一步豐富教工政治學習的形式,提升廣大教工的文化素養,更加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上海市市八初級中學校黨支部主辦,德育處承辦的一次特殊的文化之旅于近期在上海電信博物館舉行。上
新中國第一屆全國電信會議代表的簽名布,中國電信博物館館藏。1950年1月25日至2月9日,郵電部在北京召開第一屆全國電信會議,會議統一了全國電信管理體制和機構,確定了1950年全國電信恢復建設計劃,朱德副主席出...
近日,經云南省文物鑒定專家委員會評定,云南電信博物館從2000件藏品中精選出的30件藏品被評為國家三級文物,40件藏品被評為國家一般文物。其中,30件國家三級文物以清末和抗戰時期的文物為主,40件國家一般文物...
近日,重慶市文物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博物館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以“渝文物(2014)332號”文批復中國電信重慶公司,同意設立重慶電信博物館。重慶電信文史館成功“申博”,開啟了文史館將電信...
圖為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中國電信博物館館藏。該機在解放后開始使用,“一五” 期間在前蘇聯援助下,北京有線電廠曾大量生產,裝備各地電話局。
您的瀏覽器內核版本過低,無法正常顯示網站內容,建議使用IE9以上支持HTML5的瀏覽器瀏覽本站。